
圖片來源:特斯拉
9月17日,特斯拉長期擔任設計主管的Franz von Holzhause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公司計劃將目前分置兩處的電子車門釋放裝置與手動車門釋放裝置整合在一起。他稱,這一決定旨在讓乘客在“恐慌場景下”能更直觀地操作車門把手。
Franz von Holzhausen說道:“我認為,把電子釋放裝置和手動釋放裝置整合到一個按鈕上,這個思路非常合理。我們目前正在推進這項工作。”
同時,Franz von Holzhausen稱,特斯拉目前正研究中國市場對車門把手設計可能提出的調整要求,并已準備好根據需要做出改動。“我們會針對這個問題拿出一個非常完善的解決方案。”
不過,Franz von Holzhausen并未說明特斯拉決定推進重新設計的具體原因。特斯拉也未立即回應進一步置評的請求。在特斯拉任職的17年間,Franz von Holzhausen主導了全系車型的設計開發(fā),同時也參與了特斯拉近期在洛杉磯推出的餐廳項目。
本月,彭博社的一項調查曝光了一系列事故:斷電(尤其是碰撞后斷電)導致乘客無法打開車門,進而造成人員傷亡。此后,特斯拉的車門把手引發(fā)廣泛關注。彭博社發(fā)現,自2018年以來,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收到超過140起消費者投訴,涉及特斯拉多款車型的車門卡死、無法打開或出現其他故障等問題。
NHTSA本周已就部分特斯拉車型的車門是否存在缺陷啟動一項調查。NHTSA指出,該調查源于多起“車門外把手失效致兒童被困車內”的事故。據悉,此次調查覆蓋約174,290輛Model Y SUV。NHTSA表示,其還將評估特斯拉為車門鎖供電的方式,以及相關供電系統(tǒng)的可靠性。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車型均配備車內手動車門釋放裝置,但該裝置的位置較難尋找,后排乘客尤其受影響,且不同車型、不同年份的裝置位置也各不相同。此外,斷電時,車門外把手也可能無法使用。
盡管“隱藏式車門把手”并非特斯拉獨有設計,但該公司仍推動了這一設計特征的普及(包括與車門齊平的隱藏式把手)。批評人士指出,這種設計可能會使救援工作復雜化,還會讓乘客不得不去尋找自己并不熟悉的手動解鎖裝置。
特斯拉在碰撞測試中表現良好,但多數測試僅衡量“撞擊后的生存能力”,而非“乘客在碰撞后逃出車輛的可能性”。報道稱,中國一家頂級監(jiān)管機構正考慮禁止“全隱藏式車門把手”;而歐洲已推出漸進式措施,完善車禍后的救援流程。